國土部:尚在討論住宅70年后續期收費問題
住宅建設用地70年收費問題,就像一個蹺蹺板,一頭坐著不堪重負的房奴,一頭坐著收取土地費用的職能部門。然而就此問題,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6日表示仍在討論中,還沒有確定。而專家、委員們也沒能給出完美方案。
國土部部長:續期是否付費仍在討論中
6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列席全國人大寧夏代表團的審議會議。他向記者透露,住宅建設用地70年使用權期滿后,續期是否需要付費,目前仍在討論中,還沒有確定。
記者問:“有報道說正在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取消了住宅建設用地70年使用權期滿無償自動續期的說法,將來續期可能會收費。”
徐紹史說,《土地管理法》的修訂大家都很關心,修改工作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現在還在討論。
記者追問:“那將來續期是要付費還是免費呢?”
徐紹史說,這個還在討論,還沒有確定下來。此外,徐紹史還透露,多部委正在進行的小產權房摸底調查工作將在一年左右得出結果。此后,針對小產權房的不同情況將出臺清理政策。
記者了解到,事實上,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對此早有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不少人注意到,現行的法律并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準和辦法作出明確規定。與之相關的是,當前不少蝸居者好不容易當上了房奴,又要面臨考慮房子最終歸屬的煩惱,專家認為,房子70年后的產權問題,在高房價的今天很容易成為房奴們反應激烈的社會問題,這就好比買票進了園子,又被告知得續費,這也是國家立法對此慎之又慎的原因。
專家建議:保持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
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指出,70年以內的買房者在支付房產時已經繳納,而70年后考慮土地稀缺性,還是應該有償,需要續交。
但是這又面臨兩難境地,一是考慮當前高房價帶來的社會穩定問題屬性,制定政策時需要周全考慮過渡性,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避免重大政策的負面效應。二是考慮國家土地的稀缺性和土地國家所有的屬性,輕易放棄土地資源未來收益又十分可惜。
他評價說,從房價規范的角度,需要通過保持適度寬松的信貸政策,合理科學的土地批租節奏,以吸引開發商的熱度,從微觀角度,應該增加住房有效供給,完善住房體系建設,增加中小戶型建設比重。相信70年后,中國現代化早已完成,人民收入、土地問題和制度都將十分完善,這個遙遠的問題也不再是一個困擾。
對于物業稅這個外來藥方,他認為,當前考慮以物業稅一年一征均攤房價的方式,從長遠看可以解決高房價帶來的社會問題,但又面臨先解決大量業主資產評估,所有權認證的工作,而且這項工作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從某種意義上理解,遠水救不了近火。”
政協委員:讓后代用他們的智慧解決
房地產70年后到底應該怎么辦?不少政協委員們也是一頭霧水,昨天下午,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現在來提這個問題意義不大,為時尚早。應該讓后代用他們的智慧來解決這個難題。
李稻葵認為,只能交給時間來解決,“到那個時候,市場經濟機制更加成熟了,自然就有辦法解決,”,李稻葵說,“現在一刀切來解決的話,不可能實現的。不同的土地、不同的樓盤、不同的地區,所面臨的環境是不一樣的,有些地方完全是居住區了,自動延期就行了,有些地方可能轉換為公共區。如果現在一刀切定死了,將來就麻煩了。”
政協委員劉永好發表相似言論:“現在談論這個問題還早著呢,我相信70年后應該順其自然。到時會有一些樓盤逐漸到期,到期后自然順延就行了。”
一套房要征收60多種稅費
有代表質疑其推高了房價
一套房子,經過立項、建設、配套、銷售等諸多環節,要收取多少稅費?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代表給出了答案:據初步統計,我國現階段涉及房地產的稅種有12項之多,涉及房地產的收費多達50項,兩者共計62項。
他說:“更為嚴重的是,據抽樣調查部分項目的稅費,已占到房地產價格的30%—40%,稅種設置繁雜、征收環節多,存在重復征稅和多次收費問題,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價!”
“一套房征收60多種稅費”,在痛批房地產企業暴利之外,也給解讀高房價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引起了許多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的熱議。
一直關注房地產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小同提供了一家房地產企業的部分稅費清單:以銷售額100萬元為基數,按銷售額的5%征收營業稅5萬元,按營業稅的7%征收城建稅,按營業稅的5%征收教育附加稅……此外,還有按利潤25%征收的所得稅,按土地款3%征收的契稅,利潤超過20%要采取累進方法計算起納土地增值稅等。加之地方養老、水利基金等不同名目,房地產開發公司總收入中的三成要用于繳納各種稅費。
“這么多稅費,每一個都師出有名。可征在開發商頭上,最終還是部分轉嫁到老百姓頭上。”來自重慶永川區石牛寺村的農民工代表康厚明頗有感言:“我16歲外出打工,至今都31年啦,還沒有實現在城市買套商品房的夢想。地方政府也要考慮讓利于民!”
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后近一年間就走訪了不少城市的樓盤,眼見著一年間房價就漲了三分之一。“樓還是一樣的樓,房價漲得離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讓老百姓心頭熱乎乎的。地方政府不但要嚴懲房地產商捂盤、惜售等違規拉高房價的行為,也要從清理、規范稅費著手。”宗慶后說。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調查表明,房地產開發總費用支出的一半,通過稅費與土地出讓金流向政府。“不少大城市這些年為何熱衷發展房地產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出讓金和稅費成為重要的政府收入來源,有的甚至超過一半。可土地是有限的,地方收入"房地產依賴癥"越強,就會對其他產業產生資本和土地的擠出效應,使之可能被忽視,不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程惠芳說。
陳萬志代表對“一套房征收60多種稅費”的怪現象追本溯源,認為現行房地產稅種設置“輕保有、重流轉”:一方面,開發流通環節的稅費轉移到購房者身上;另一方面,房地產保有環節稅費種類較少,稅負較輕,阻礙了資源優化配置,又助長了市場投機行為的滋生。“我建議,一定要盡快完善房地產稅制,取消不合理收費,讓房地產業盡快回歸民生性!”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