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折價增發 基金謹慎參與淘金
半年多時間大幅調整,A股再融資方案冰火兩重天,面對2500點市場筑底趨勢明朗,基金參與定向增發越來越注重行業和成長性。近日,中恒集團、宏圖高科和新海宜三家公司折價增發,這引來多家基金公司追捧。
基金傾心折價增發
6月以來,有9只個股定向增發上市,四川湖山、上海建工、ST科龍和冀中能源4只個股均向大股東定向增發。在5只面向機構增發的上市公司中,基金繼續按照上半年偏重于參與醫藥、化工和科技等行業的配置思路,選擇了中恒集團、宏圖高科和新海宜3只個股。
盡管基金參與的這三只個股增發價較增發預案時確定的最低發行價出現大幅溢價,但較上市后行情,增發價均處于折價狀態。比較上市首日表現,剛剛進入補跌通道的中恒集團折價約為15.3%,宏圖高科折價約15.1%,新海宜折價約16.7%。
記者注意到,此前基金每每被爆出配售增發股出現浮虧案例,最近兩個月基金參與定向增發案例大大減少,參與標的也多為基金重倉股,上月只有復星醫藥和廣州國光等少數上市公司吸引了基金公司。
隨著大盤筑底跡象明顯,農行上市前夕,A股2500點窄幅震蕩,上述三只基金重倉股增發還是引來基金捧場,華夏和華商瓜分了中恒集團所有增發股份,王亞偉也參與其中;鵬華、南方和中郵三家公司認購宏圖高科3269.28萬股;而新海宜僅出現華夏一家公司300多萬股。
不過,如果從最近一年時間看,上述三只個股增發價雖有折價率,但均處于股價歷史相對高位,中恒集團股價更是創出歷史新高,新海宜股價站在半“山峰”。截至目前,上述三只基金認購的增發股止跌筑底,基金賬面浮盈僅有15%左右。
誰是套利安全墊?
實際上,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從董事會預案到股東大會,再到證監會核準,一般需要1年時間,甚至更長,而去年上市公司集中在上半年提出增發方案,這一年期間A股出現結構性行情,個股表現嚴重分化,翻倍者有之,這造成最終的增發價水漲船高,而破發的上市公司只能終止再融資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一路狂跌的招商地產等房企增發方案被迫終止,另一些能夠成功實施再融資的上市公司最終成了高位圈錢,尤其是今年表現強勁的醫藥、科技和新能源等板塊強勢股,所謂增發無風險套利幾乎是一句空談。
面對如今已經股價和估值雙雙高企,基金高位參與復星醫藥和中恒集團增發后,需要承受一年限售期考驗,未來A股市場變化莫測,增發股份解禁后會不會破發?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那么基金套利增發股的安全墊又是什么呢?
記者注意到,中恒集團、新海宜、復星醫藥和廣州國光等個股均有一個特征,即高成長、弱周期和行業景氣度高,或者具備業績改善潛力,中恒集團、廣州國光和復星醫藥今年1季度業績更是爆發式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平均超過100%。
業績增長對基金參與增發套利形成的安全墊有例可循。截至昨日,剛剛解禁的美都控股和青島堿業增發股現售股份解禁,參與增發的基金解禁后獲利分別約為78%和15%,地產公司美都控股09年業績暴增108.3%。
- 上一篇:南方基金: 精選個股把握三大方向
-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